从 2016 年到 2017 年,游戏中文化浪潮席卷,从索尼 PS4 为亚洲市场积极的推动主机游戏本地化,众多大作纷纷加入中文;到 Steam 上越来越多开发者重视中国玩家对语言的需求;到被玩家们传为“有生之年”的《精灵宝可梦》系列和《火焰纹章》系列先后中文化;再到 App Store 上逐渐增加的原生中文语言支持。
中国市场和中国玩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不过我们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玩家的心态和以往评判好坏的标准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针对“游戏中文化”这个核心与周围的玩家展开了讨论,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
观念差异
能玩到中文游戏是玩家们最基本的愿望,而现在更是达成了一个共识。
但随着这种市场主体价值的变化,我们看到玩家群体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没中文,差评。
你肯定也无数次地在各种国外游戏的用户评论,还有我们的游戏新闻游戏评测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发言。App Store 上因为游戏不支持中文而怒打 1 星的情况不算少数,Steam 上动不动就兴起的“无中文差评”回复刷屏更是频繁。还有比较极端的朋友,觉得报道没有中文的游戏消息都毫无价值,既然连中文都没有,只能给外国人玩的游戏,关注它干啥?
虽然没有明确的调查研究,但在与周围能够征询到的主机游戏、PC游戏和手游玩家接触之后,我们发现,如果有一个轻/重、新/老分界线的话,那么轻度+新玩家更容易对不支持中文的游戏产生抵触心理。
这些玩家的意见是,玩游戏本来就是想尽兴,目的就是休闲,连看都看不懂的话,是不会考虑花钱买的。赞成这个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我们接触的另一小部分玩家,他们基本有自己的家用游戏机、掌机等设备,而且游戏年龄也比较长。对他们来说,语言反而是比较次要的,只要游戏足够好玩,是自己感兴趣的类型,那么他们愿意多花点时间在琢磨外语上面。
“反正以前玩游戏不也全是英语和日语的吗?习惯了就好。”
当然双方观点并不是绝对的分歧,如果说游戏消费也应该是理性消费的话,一款游戏值得不值得花钱买,那当然要把语言因素考虑进去,而真正是自己的心头所爱,想必语言的障碍也不是障碍。
评判标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认为一个游戏能够因语言支持而获得加分,或者遭到扣分吗?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由于我们只能接触外文游戏,包括游戏纸媒和网媒的评测模式,很多都是从国外媒体学过来的,所以从未考虑过语言支持也能成为评判游戏好坏的标准。
在传统的游戏评测方法中,画面、音乐、系统充实度、关卡设计、流畅度、上手难度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打分项,但却从没听说过把是否有本地语言支持作为打分项。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游戏,因为缺乏多种语言支持——尤其缺少本土语言支持——这种非游戏功能本身的缺陷就被扣分,这显然不大公平。
现在大量的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感觉,也许传统的评测模式也不一定就是完全对的。因为传统的媒体评测早已无法一家独大,如今但凡在线游戏平台,都非常重视用户评测的价值。来自玩家的评测,可能并不那么全面、权威,但却是最直观的呈现。
在线模式改变的不光是游戏销售方式,也改变了游戏的评价模式。就像我们在 App Store 上搜索游戏,第一反应会先看看底下的用户评价,看看大家给它打了几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先搜一下各大网站对这个游戏的详尽评测了。当用户否认了某种评判标准,是不是意味着开发者也必须接受这样的标准呢?
大家对待“中文语言是否是游戏必需”还没有太大分歧的话,对待“有无中文是不是评价一个游戏好坏标准”上就变得众说纷纭了。
支持“是”的观点:有无母语对游戏的体验影响差别巨大。舒畅的文本理解本身就是游戏体验的一种,体验有缺陷,游戏当然就会被扣分,打差评理所当然。
支持“否”的观点:有没有中文只是一个语言选项,不应该放进游戏评价里去。有中文是锦上添花,没有中文也并不影响游戏品质的好坏,打差评有失公允。
还有两种都不支持的观点:这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做的评价,一个是将游戏视为开发者所有物,一个是将游戏视为用户所有物,两者都有些偏颇。如果两边能相互理解,那么这样的争议就能少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