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电影是根据漫漫寻家路改编的,电影主要讲述着与父母失散后的小孩长大后根据记忆和谷歌地球寻找自己的家。来看看手游巴士小编rayx带来的雄狮电影百度云网盘资源 雄狮超清1080P中字迅雷下载。
雄狮电影介绍
影片根据畅销书《漫漫寻家路》改编,故事源于作者萨罗·布莱尔利的一段真实经历。五岁时萨罗在印度的火车上不小心与家人走散,他在加尔各答的街头流浪了几个星期,之后被送进一所孤儿院,并被澳大利亚的一对夫妇收养。25年后,他开始凭借隐约的记忆,用谷歌地球去寻找过去的家。
雄狮电影剧情
《雄狮》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甚至还有点神奇,不可思议。一个离家走失的5岁印度小男孩,被远在澳大利亚的一对父母领养,25年后,对故乡模糊、拼错家乡名称乃至自己姓名的小伙子,硬是凭着想要回家的坚定信念,通过谷歌地球,寻到回家的路途,找到自己的亲人。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畅销书《漫漫寻家路》已提供了完整的蓝本。我看过一个视频,作者萨罗•布莱尔利聊那段自己的经历。令人吃惊的是,如此曲折的故事,在他那里,竟是用这样从容、淡定的语气叙述,你不能不佩服他的强大——这是妮可•基德曼,电影里澳大利亚养母扮演者对他的评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我记住了他的话:“寻找家乡是我的动力。”这应该是他强大、了不起的唯一源泉。他一直把自己叫做“萨罗”,其实,他真正的名字是“舍罗”,而后者的意思,恰恰就是“雄狮”。
这部电影,很可能被认为具有两种格调,事实确实如此。导演加斯•戴维斯这样说:“总的来说,我觉得前半部分是印度电影,是个外部故事,后半部分是内心故事,就像阴阳。”如果说,前半部分是一个线性结构,描述5岁男孩萨罗,从走丢到入户新家庭的过程,那么,后半部分是网状结构,凸显二十多年后萨罗寻找故乡产生的心理变化,构建他的复杂内心世界。
小男孩萨罗的经历有些奇特。他误上火车,几乎被带着穿越了整个印度,来到加尔各答,远离家乡1600多公里;他只会说印地语,听不懂当地的孟加拉语;他不知道他家乡叫加尼什塔莱,而把它拼错成加奈斯特里——一个地图上永远不会存在的地名;他流浪,被警察追赶;他遭遇坏人,险些被骗;他被送进收容所,目睹同伴被欺凌;直至被澳大利亚一对夫妇收养。小萨罗的扮演者令人称奇,那种本色表演,让我们看到他的孱弱、无助,尤其是惊慌、恐惧——谁不会在那样的年纪,在空无一人的车厢,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产生这样的情绪呢?他时而声嘶力竭地叫着哥哥的名字,时而扒窗拧门,时而垂头丧气……他远没有想到,再一次见到妈妈,还要等漫长的25年。
很显然,印度坎德瓦郊区的加尼什塔莱,对成年以后的萨罗有着深刻而模糊的印象。说深刻,泥砖墙、铁皮屋顶构成的家里,有妈妈、哥哥和妹妹,他们亲密无间;说模糊,年幼走失,只记得那里有河流、水坝、雨罐、铁轨,没有确切的方位。电影省略了萨罗在澳大利亚成长的过程——他的养父母把他培养成了大学生,只关注萨罗寻找故乡的主题——这是后半部分最用力的地方。导演不再沿用线性叙事,试图转向萨罗的内心,手法之一就是通过他的眼神、意识、幻觉,频繁闪回到过去,用过去(他的妈妈、哥哥,他的家乡风景,他原先的生活)来引导现在,又用现在点燃过去。从油炸点心“杰拉比”,看到儿时的欢愉;跑步看海,对面山崖会幻化出哥哥的身影;走在绿树成荫的路上,耳边会回想哥哥的呼唤;海边漫步,和妈妈在乡下河中戏水又会涌现出来……这一幅幅现在和过去交替呈现的画面,最有力地表达出萨罗的决心,一定要找到家,找到家人!
谷歌地球成为他寻找家乡的有用工具。在这个卫星影像和航空拍摄的虚拟地球上,只需轻点鼠标,任何人都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城市、乡村的鸟瞰图,甚至放大。萨罗用当时火车速度乘以时间,得出走过的路程大概距离,然后以加尔各答为中心划一个圆。当萨罗终于走进他梦寐以求的故乡时,电影把感人的场面渲染到顶点(最后,现实中的萨罗、生母和养母相见拥抱,又一次催人泪下)。萨罗日夜思念的哥哥,在萨罗走失的当天晚上,被火车撞死,可是电影中,兄弟俩多年前,在火车铁轨上嬉戏玩乐的场景,却被永远定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