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正在崛起!在追逐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清华紫光又拿到了一枚重要弹药。近日,根据紫光集团官方消息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分别与紫光集团签署了《“十三五”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为此紫光极软获得了 1500 亿元的投融资支持。
据悉,这笔庞大的基金中,国家开发银行将为紫光集团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及服务,意向支持紫光集团融资总量1000亿元。而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唯一管理机构,华芯投资拟对紫光集团意向投资 500 亿元ren min bi ,重点支持紫光集团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业务板块。
紫光集团表示,在获得总额高达 1500 亿元的投融资支持之后,“势必将加速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技术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使紫光继续迅速扩大产业规模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紫光确实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企业,并且在产业链布局和市场化不断取得突破,不仅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取得了前三的成绩,而且还斥巨资在 武汉、南京等地建设先进存储器和半导体制造基地,专注于生产3D-NAND FLASH 和 DRAM 芯片,其中南京所建的储存芯片工厂投入就达到了 300 亿美元。
为了在爱全球竞争中崛起,紫光也将目光投向了美国,曾试图收购美光科技和西部数据,不过由于美国监管部门干扰而收购失败,且注资也没有成功。很显然,中国芯试图摆脱外国芯的野心从未减弱,毕竟全球市场高性能芯片的领导者仍是美国的英特尔和高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表示,中国芯正开始蚕食美国半导体市场份额,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利用补贴降低芯片价格,削弱美国芯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至少落后美国芯一到两代。 当然了,在移动通信芯片,不可否认紫光确实是市场领导者之一,旗下有展讯通讯打造手机芯片,还有锐迪科微电子专注于蜂窝芯片技术。紫光董事长赵伟国去年表示,2015年芯片出货量超过10亿颗,手机领域供货量超过6.5亿颗。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接下来重点是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很显然,紫光在拿下 1500 亿元的投融资后,将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做大国内集成电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