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完毕,冲水。水流和气流把马桶中的细菌冲到空中,落在马桶盖上、毛巾上,以及…… 每天都要塞进嘴的牙刷上。
这个场景想想就膈应,所以牙刷套应运而生 —— 把牙刷头罩起来,不让外面的细菌落在上面。
这样会更卫生吗?
“裸放”的牙刷有多脏?
牙刷的刷毛多,但牙刷上的微生物种类,比刷毛还多。
如果你家很干净
用过的牙刷上,最主要的细菌是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微球菌 Micrococcaceae)、放线菌(Actinomycetaceae)和链球菌(Streptococcaceae)[1]。使用时间越久,细菌的数量就越多。
你想通过使用抗菌材质做的牙刷来抑制刷毛上的细菌生长,也并不太现实。抗菌材料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环境里或许能大展身手,但你在家使用就说不好了,毕竟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等条件都会有差异,可能会影响抗菌效果。总之,抗菌牙刷有一定作用,但不要依赖。
好在这些细菌都不足为惧。毕竟只听说过不刷牙得牙病,没听说过刷牙导致生病的吧?
这几种细菌,基本都来自于人的口腔,是你口腔里的“原住民”,也就是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如果你不担心吞咽口水会生病,那么也不必担心牙刷上的这些细菌会致病。
另外,一般来说,细菌数量越多,致病能力越强。但是牙刷每天都要经历至少 2 次的清洗。刷毛上面的细菌数量,也就不会特别多,致病可能性更小。
如果你家挺脏的
但如果你洗漱的地方卫生状况比较糟糕,或者你的口腔卫生糟糕,就是另一回事了。
早在 100 年前,人们就意识到了牙刷污染的问题。口腔内发生感染时的有害细菌、握牙刷的手上的细菌、冲马桶时产生的气溶胶里的细菌,都可能对牙刷造成污染,让“外来户”细菌在牙刷上安营扎寨 [2]。
在浴室卫生和口腔卫生都不好的情况下,牙刷上占大头的细菌,就可能不是“原住民”,而是“外来户”了。
这些“外来户”致病力都不强,而且并非有致病菌就一定会导致疾病,但这也给健康埋下了一点小隐患,更给我们的内心造成了冲击,还有一点点犯恶心。
所以啊,最好每 3 个月换一次牙刷,扔掉细菌隐患;而且使用 3 个月后,牙刷刷毛已经发生了磨损,甚至变形,达不到很好的清洁效果了。
给牙刷戴套更好吗?
因为牙刷离马桶、下水道都太近,很多人比较介意,所以牙刷套就这么被发明出来了。
把牙刷头给罩起来,会让刷头更干净吗?
有个样本量不大的研究,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2007 年,研究人员招募了 10 名口腔健康情况良好、都住学校宿舍的大学生,给他们发了新牙刷。
第一个星期,大学生们刷牙后,都把牙刷放在开放的环境中,等牙刷自然干燥;
第二个星期,大学生们在刷牙后,都给牙刷套上一个上图那样的塑料刷头套。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牙刷上的细菌冲下来培养,然后跟同型号、同批次的新牙刷进行对比。
你猜结果怎么着?
跟上文提到的牙刷常见“原住民细菌”,以及作为对照的新牙刷相比,这些牙刷上过度生长了一些微生物,比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革兰氏阴性需氧菌(gram negative aerobe)和机会性病原体(opportunistic pathogen)。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肺炎、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3],是比较凶猛的致病菌。如果使用者口腔黏膜有破损、免疫力低下,使用这样的牙刷就可能给健康带来麻烦。
而原因也不难理解。
牙刷套虽然能隔绝部分外来细菌和灰尘,但一方面它毕竟没有杀菌作用,牙刷上已有的来自环境或口腔的细菌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牙刷套阻碍了水分的蒸发,湿润的环境给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所以,牙刷要戴套吗?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裸放”牙刷
1,细菌主要来自口腔正常菌群,环境恶劣、口腔卫生不佳会增加致病菌数量;
2,主要是致病力弱的细菌;
“戴套”牙刷
1,细菌来源与“裸放”基本一致;
2,适合细菌生长,致病力强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总的来说,用完牙刷,把水分尽量甩干,放在干净的地方就可以了,用牙刷套反而画蛇添足。如果出远门,需要带上牙刷,也最好先把牙刷充分干燥后再装上牙刷套。
至于浴室卫生、个人卫生…… 我说了你真的就会去打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