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消息,本月初《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题为“智能手机毁了一代人?”的封面文章,对此《理性》(Reason)杂志副主编伊丽莎白·布朗在国外媒体BuzzFeed撰文指出,该文作者、心理学家珍·温格是在胡说八道,杞人忧天,其很多论点都站不住脚。温格之前也曾声称千禧一代普遍自恋,遭到诸多同行的反驳。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千禧一代可能不久之后就会渴望我们吃早餐时会在报纸上看到各种有关自己这一代的评论文章的日子。我们这一代中年纪最大的那部分人即将要告别备受垂涎的18至34岁年龄段,也就是说我们作为随处可见的营销者的宠儿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青少年文化产业已经在继续前进,正将其注意力转移向千禧年后出生的“Z一代”。
关于这一点,最近最糟糕的一个例子便是《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杞人忧天的封面文章“智能手机毁了一代人?”(Have Smartphones Destroyed a Generation?)。文章作者是曾对千禧一代说三道四的心理学家兼企业顾问珍·温格(Jean M. Twenge)。《大西洋月刊》尤其喜欢刊登这种披着深沉智库外套的杞人忧天的文章——还记得那篇“谷歌让我们变蠢了?”(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吗?——温格的文章引来了许多人的注意,他称现在的青少年自个呆着玩智能手机的习惯将危害他们的一生。
作者曾指千禧一代是自我的一代
温格这种恐吓青少年的论调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要指出的是,她如今将瞄头转向千禧年后出生的一代。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00年代中期,当时Twitter刚推出,《时代》杂志声称我们所有人都是“年度人物”。
她首次高调谈到千禧一代的思想是她2006年出版的《自我的一代》(Generation Me)。2009年,温格就这一主题又撰写了一本名为《自恋大流行》(The Narcissism Epidemic)的书。
这些书迎合了自远古时代以来老一代的人对于年轻一代一直都存在的那些抱怨声音,只不过它们加入了足够多的技术恐慌元素,来让那些抱怨显得很新鲜,很中肯。温格成了诸多诟病千禧一代的评论文章的首选素材援引对象,致使人们对我们原来就有的问题一直喋喋不休。
“为什么青少年那么可悲呢?”2006年《今日秀》(Today Show)就温格的著作问道。“社会规范在慢慢瓦解吗?”《今日美国》(USA Today)同年问道。“太过自负,对你的孩子不好。”Alternet警告称。福克斯新闻称,很多青少年“过于自信”,“有极为不切实际的期望。”2009年ABC就温格的著作发表题为“现在的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焦虑、抑郁和偏执”的评论文章。
温格的“自恋大流行”论调与普遍存在的对社交媒体、科技、电视真人秀、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变、20世纪社会制度的分解和不断改变的劳动力的困惑和恐慌十分契合。它也呼应了普遍存在的对自尊运动的批评。